敢問專線路在何方?
來源:大理滄龍物流有限公司 發布人:admin 發布時間:2015年11月19日 點擊:2152次
專線市場以大票貨和零擔貨運輸為主,每天能發上2-3個車就生意很好的,在加上專線老板們都是吃苦的很,對每一票貨物的運費都"摳"到骨子里面,一分都不讓利,(如上海發濟南一票貨400KG,電話溝通時說好了,運輸費+送貨上樓費270元。到店里后就280元一分不能少,說公斤問題。送貨的司機沒辦法還要和老板確認可不可發)。7年前上海到北京100元/立方,現在還是100元/立方,價格沒有變客戶還要求便宜點。現在的人工,房租,車輛運輸成本,比7年前高很多。老板也很頭痛,經營成本高,那些成本能省,那些成本不能省,即便思路清晰的也只是在腦子里有個大概的方向,專線老板也在找出路找方法。(長線和短線配合發展地區聯盟,短線和市配和司機聯盟,解決最后一公里提送貨。) 物流沒有前幾年好做(這是很多老板的第一說法)。因受全球經濟大環境萎靡的影響國內的經濟發展也不是很好。都在說轉型,怎么轉大家還說不出個所以然來。春江水暖鴨先知,經濟不好物流是最先知道的,他是經濟體的紐帶,是經濟的晴雨表.大環境不好很多專線老板仍然堅持靜觀其變。專線有的多發些車,有的開些線路,有的做大客戶變大三方,專線公司演變正在慢慢的開始,每一家變成什么樣都要看市場能給專線帶來什么機會,要看老板的戰略。各種的變化,最后還是要市場說了算。都在說"互聯網+經濟體"能給物流公司帶來什么。還不知道,可是現在變化正在慢慢的開始了。(業績的好壞促使專線公司進化,達爾文進化論依然適用于經濟領域)
現在出現了很多的平臺公司(卡行,天地匯),聯盟(萬眾,好友匯)。專線老板盡管在這個行業里摸爬滾打多年精明無比也很愿意聽聽這些新的模式能給自已代來什么效益或者改變。可是每個人都在為自已的利益考慮,有的老板過去干的時候賺到很多錢,現在也不在乎幾百萬幾千萬,幾個人合作各自拿點錢出來。但是好的想法沒有好的執行都是空話。利益是聯盟共同的紐帶。能不能給專線公司帶來穩定的、成增長趨勢的貨源才是關鍵。各別專線幾年的跨越式發展迅速成為某個區域的行業霸主,有的專線逐步發展變成大的三方公司(麒麟物流-利豐江浙供應商),有的在做專,做強(阿凡提,佳怡)但是絕大部份專線還是靜觀其變。看看這些新模式的發展方向和已接納者的得失。平臺和聯盟的成功與否要看雙方誰能犧牲自已的小利益。平臺和聯盟現在看來是為專線老板們找到合適的發展方向,對平臺和聯盟組來說要說服這些老板可不是簡單的事情,還是要下很大的功夫。希望平臺和聯盟能給這些底層的物流人新的渠道。
物流是一個綜合服務體。專線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現在做特色服務,增值服務都是利潤的主要來源,專線貨少不提 不送,小三方又提又送,為固定客戶提供特色服務。兩種模式實際上是互補的在支持對方的發展。每一方都有各自已的客戶群體(客戶適用自己的物流服務,無非從服務質量,價格,速度,重量上區分自已用什么樣的物流公司,用什么樣的運速方式是最節省成本的。如客戶30KG以下是快遞的市場,30KG-2000KG是網絡公司市3方市場,2000KG以上是專線市場)相互支撐都是市場所需要的。專線大而強,三方靈而全。但是專線的亂體還是很多價格互相殺價,服務標準不一,人員素質不一,蘋果,小米的成功很多行業都在說滿足客戶需求,物流行業大多數的客戶的需求是什么,準時,安全,服務。這三點是客戶要求的基礎。專線是行業里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誰能在這三點找到出路來誰就可以在快還成長。平臺和聯盟無非就是讓單打獨斗的個體抱團取暖。但是"服務"提升是突出重圍的發展之路,選擇適合自已的發展才是硬道理。